扫描打开手机站
当前位置:首页> 资讯> 其他>

天天拉稀怎么回事(连续几天拉稀是什么原因)

天天拉稀怎么回事(连续几天拉稀是什么原因)

时间:2021-12-21 08:01:36 来源: 作者:52FMZ资讯网

#健康明星计划#

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病因不明、自发性、反复发作性、难治性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。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的腹痛、腹泻、血便,甚至出现各种全身并发症。由于病程迁延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
【病例】近半年来,某市双流某中学的赵老师反复出现左下腹痛、腹泻,大便每天3~5次,多为稀烂便,最近的大便中带有脓血。学校医务室的医生考虑为痢疾,让服抗生素治疗,但一周后病情无好转,大便次数也越来越多,每天达到8~10次之多,人也消不少。她又去附近的卫生院就诊,医生诊断为慢性肠炎,给开了一些药,然而这些药并没有什么效果,腹泻依然如故。

为此,赵老师只好到市第二人民医院(三甲医院)消化科就诊,医生怀疑她的腹泻并非痢疾与单纯的慢性肠炎所致,建议她进行结肠镜检查,第二天检查结果显示她的直肠、乙状结肠和降结肠黏膜广泛糜烂、溃疡、出血,并有许多的脓性分泌物附在肠黏膜表面。结肠镜检查结果证实了医生的判断,赵老师最终被确诊为溃疡性肠炎(炎症性肠病的一种)。

长期腹泻,久治不愈,当心是炎症性肠病惹的祸

连续腹泻不止,警惕炎症性肠病“作怪”

很多人把“拉肚子”归咎于受凉、饮食不卫生等。可是有一种“拉肚子”却并没那么简单,它的背后可能是炎症性肠病在“作怪”。

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,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。与普通腹泻相比,炎症性肠病的主要特征是长期慢性腹泻或反复黏液血便。如果腹泻持续5周,每天超过3次,伴腹痛、消瘦,特别是有肛周病变(肛周脓肿、肛瘘)者,应警惕炎症性肠病的可能。

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?

溃疡性结肠炎是结直肠黏膜层的连续性炎症病变,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、黏液血便,可伴腹痛、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,部分患者可有皮肤、黏膜、关节、眼和肝胆等肠外表现。

克罗恩病是美国病理学家克罗恩,于1932年发现的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,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,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,但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。临床主要52FMZ网表现为腹痛、腹泻、瘘管、肛门病变等,肠道炎症性症状与溃疡性结肠炎近似。

如何区分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?

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累及直肠,可连续向上延伸累及整个结肠(结肠包括乙状结肠、降结肠、横结肠和升结肠),病变累及肠壁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。

人体消化道管壁分为4层,从内向外依次为黏膜层、黏膜下层、肌层、浆膜层。黏膜层与食物接触,可称为消化道腔壁的表层或浅层。如果把消化道管壁比作一道墙,溃疡性结肠炎是墙壁的“粉层”坏了,为消化道表层(黏膜层)慢性弥漫性炎症。

肠壁深部肌层没有明显受累,溃疡一般不深,不会引起穿孔、瘘管或狭窄、梗阻。溃疡性结肠炎病变,越接近肛门病变越重,其黏膜层的坏死渗出,表现为腹泻、血便或大便中出现像鼻涕一样的黏液。

克罗恩病则为全肠壁的病变,从黏膜层到肌层,也就是说“整个墙壁”都坏了,因此溃疡很深,容易穿透肠壁引起穿孔、瘘管,全肠壁增厚或疤痕形成,容易引起狭窄或梗阻。克罗恩病最常见的病变部位在回盲部,呈多发、节段性溃疡。

长期腹泻,久治不愈,当心是炎症性肠病惹的祸

炎症性肠病误诊、漏诊较常见

近十几年来,炎症性肠病在我国就诊人数呈逐步增加趋势,已成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。由于其病因不明且没有特异性表现,炎症性肠病诊断较为困难,误诊、漏诊情况较常见。根据相关文献显示,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漏诊率分别高达32.1%和60.9%。

由于炎症性肠病常常表现为腹痛、腹泻等症状,不少患者甚至医生都把它解释为“慢性肠炎”。此外,克罗恩病患者如果发病于回肠末端还容易与阑尾炎混淆。一旦误诊,患者非但不能解决病痛,还会因不必要的治疗让身体白白受罪。

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与急性感染性肠炎、缺血性结肠炎、肠结核、真菌性肠炎、抗生素相关性肠炎、放射性肠炎、药物性肠病、肠道寄生虫感染等疾病有相似的特征;而克罗恩病主要与肠结核、肠道白塞病、淋巴瘤、阑尾炎等疾病有相似的特征。因此,临床上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,必须要与这类疾病加以鉴别。与常见的消化疾病不同,炎症性肠病一般采用“排他性”诊断,即必须在排除了其他因素(特别是感染)导致的肠道炎症以后,最后通过做结肠镜、病理活检才能确诊。

炎症性肠病虽无法根治,但可以有效控制

炎症性肠病的最大特点是反复发作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这一类疾病的病因不清楚,但环境因素、遗传因素、感染因素和免疫因素的相互作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
据专家研究发现,患者存在肠道免疫系统异常反应,免疫系统会把患者吃进去的食物、肠道中的细菌等误认为是外来物质,发起“52FMZ网无差别攻击”,血中的白细胞到消化道黏膜内去“战斗”,继而引发炎症,导致溃疡反复出现。肠道免疫功能紊乱,在夏季由于饮食习惯会加重症状。

无论是溃疡性结肠炎还是克罗恩病,都属于终身都会复发的慢性疾病,目前的医疗技术条件下虽不能完全治愈,但是通过长期科学正规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。也就是说,炎症性肠病虽不能根治,但可以控制。

炎症性肠病的治疗,主要是控制患者的肠道黏膜炎症,维持缓解,减少复发,防治并发症。治疗方案的制定要结合病情的严重程度、病变累及的范围和病情的分期等实行个体化治疗。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,主要的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、糖皮质激素、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。当出现肠梗阻、穿孔及肠道癌变等并发症时,则需要外科手术治疗。

饮食与营养相当重要

俗话说,三分治疗七分调理。除了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外,饮食管理也52FMZ网是控制炎症性肠病发展的重要手段。

长期腹泻,久治不愈,当心是炎症性肠病惹的祸

(1)为什么要重视饮食与营养?

探究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,欧美流行病学研究发现,“西方”饮食,特别是动物脂肪、含糖饮料、全脂奶摄入过多,膳食纤维摄入低可增加炎症性肠病的患病风险,而摄入新鲜的蔬菜、水果、鱼类、谷物等可降低患炎症性肠病的风险。

此外,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亦常见。营养不良是炎症性肠病患者普遍存在的并发症,发病率高达85%,尤其是克罗恩病患者。患者存在蛋白质一一能量缺乏,铁、锌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D、维生素B12等微量营养素缺乏。反复腹痛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造成患者摄入不足、吸收不良、丢失或消耗增加,加之药物、手术治疗,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。而营养不良又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。

(2)营养治疗有哪些方法?

营养治疗已是炎症性肠病综合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。营养治疗包括肠内营养(EN)和肠外营养(PN)治疗,不但能改善营养状况,研究证实还能缓解克罗恩病,促进肠黏膜愈合,改善自然病程。

肠内营养指以符合疾病特征设计的配方制剂替代自然食物,提供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。其优点在于减少了自然食物中的抗原和细菌,使肠道“休息”的同时,又维持了对肠黏膜的直接营养作用,有助于肠黏膜上皮的修复,并利于维护肠道正常菌群,促进炎症反应缓解。目前肠内营养治疗已是儿童克罗恩病发作期治疗的一线治疗措施;对于成人,肠营养能明显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营养不良。

(3)如何加强自我饮食与营养管理?

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饮食与营养管理的目的在于满足营养素摄入,改善营养状况;又要防止饮食不当,促发炎症。

综合现有饮食与营养治疗的推荐指南,一般主张低脂饮食,根据病情采取限膳食纤维,即低渣饮食,主要内容有:A、足量饮水。B、少食多餐,每3~4小时进食一次。C、保证蛋白质类食物,食用熟透的、易消化的肉类,如禽肉、鱼肉,蛋类和豆类(食物过敏或不耐受者除外),不添加黄油。D、每当食用新食物时(发作后),由少量开始添加。E、当没有症状时,可食用全谷物和多种蔬菜与水果;当有症状时,选用易消化、低膳食纤维的食物。F、食用添加益生菌或益生元的食物。G、食物加工做到煮透,烹调简单、清淡化,少用或不用刺激性的色素、香料和调味品。H、服用多种维生素片,激素使用者应补充钙和维生素D。

长期腹泻,久治不愈,当心是炎症性肠病惹的祸

总之,炎症性肠病患者根据病情而采取个体化食,并循序渐进。体重是反映营养状况的“风向标”,建议患者每周监测体重,学会记录饮食日记,出现体重下降、饮食摄入量少,应及时到营养门诊就诊。同时,还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,以增强体质,提高人体免疫力;保持良好的情绪也有助于改善其病情, 促进康复。

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爱生活的溪流,码字不易,如果上面的健康科普知识对你们有所帮助,请帮忙点个或点个赞吧,或者请你把这篇文章转发,让更多医学爱好者看到,谢谢了 !